火范文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选印宛委别藏

选印宛委别藏

四十种,四百三十卷。清阮元(详见《宛委别藏》)编,故宫博物院选辑刊印。阮元所进《宛委别藏》存于故宫养心殿,共一百六十种,嘉庆以来百余年陆续刊印,已十刊八九。故宫博物院择其未刊者四十种而成此编,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行世,使海内秘籍得以流传于民间。四十种书为:元涂溍生撰《周易经疑》,明孙鼎撰《新编诗义集说》,元龚端礼撰《五服图解》,宋张洽撰《春秋集传》,宋张文伯撰《九经疑难》(残),宋杜从古撰《集篆古文韵海》,元杨钧撰《增广钟鼎篆韵》,宋留正等撰《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》,元徐东撰《运使复斋郭公言行录》,宋李俊甫撰《莆阳比事》,宋陈文中撰《陈氏小儿病源方论》,宋朱佐撰《类编朱氏集验医方》,宋邢执礼撰《大宋宝祐四年丙辰岁会天万年具注历》,明朱载堉撰《嘉量算经》,宋杨维德等撰《遁甲符应经》,宋俞琰撰《书斋夜话》,元叶留撰元陈相注《为政善报事类》,宋胡元质撰《左氏摘奇》,宋钱讽撰《回溪先生史韵》,元佚名撰《群书通要》,元梁寅撰《策要》,元王撰《群书类编故事》,宋孔平仲撰《续世说》,唐释慧祥、宋释延一、宋张商英等撰《古清凉传·广清凉传·续清凉传》,宋徐侨撰《毅斋诗集别录》,宋汪炎昶撰《古逸民先生集》,元方回撰《桐江集》,元朱思本撰《贞一斋文·诗稿》,元马玉麟撰《东皋先生诗集》,元王沂撰《王徵士诗》,明蒋主忠撰《慎斋集》,宋赵孟奎辑《分门纂类唐歌诗》(残),宋陈鉴辑《东汉文鉴》,元谭金孙辑《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前集》,宋刘瑄辑《诗苑众芳》,元蒋易辑《元风雅》,元佚名辑《青云梯》,元徐东辑《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录》,宋郑起潜撰《声律关键》,宋赵闻礼辑《阳春白雪》。丛书涉类广泛,有很多罕见版本,具有相当价值。有民国二十四年(1935)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傅氏注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傅氏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傅氏大致为齐梁间人,生平事迹未详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,傅氏撰有《周易》十三卷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有傅氏《易》注十四卷,《启蒙翼传》亦云十四卷

  • 邵武徐氏丛书

    二十二种,一百四十八卷。清徐干编。徐干字小勿,邵武(今福建邵武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所收著作都是古代学者所作。共分两集,初集十四种,八十四卷,多为经史要籍。如丁晏重编《郑氏诗谱考正》一卷,郑氏原书次

  • 八诗六帖

    二十九卷。旧本题宋王状元撰,而不著其名。八诗者,李白、杜甫、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轼、黄庭坚之诗。六帖即白居易六帖之名。其书分类猥琐,摘句割裂。如标“悬高名”三字为题,注曰,安知天汉上,白日

  • 周恭肃集

    十六卷。明周用(1476-1547)撰。周用,字行之,号伯川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明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授行人,历工、刑、吏三部尚书加太子少保。著有《周恭肃集》。是集系周用之子周国南所编,

  • 十三经注疏

    四百十六卷。清阮元(17641849)编。阮元字伯元,号芸台,别号雷圹庵主,晚号怡性老人。江苏仪征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进士,历任编修、山东浙江学政、兵、礼、户部侍郎,浙江、江西、河南等省巡抚

  • 香域内外集

    十二卷 清释敏膺撰。释敏膺是苏州花山翠岩寺僧。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。本集是其弟子圣药等人所编。外集皆诗文,凡七卷,内集五卷,皆语录佛经的唱词。僧人以佛经为内学,儒学为外学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,并加

  • 绘事微言

    四卷。明唐志契(1579-1651)撰。唐志契字敷五,又字元生。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唐志契与其弟唐志尹皆能画,唐志契擅山水。此书是其所著画谱,姜绍书《无声诗史》说此书颇得六法之韵。书中所录画家名论,

  • 群经释疑

    六卷,清黄维清撰。黄维清,广东梅县人,生卒及生平事迹不详。这本书是在十三经注疏及清儒经说中未妥贴者的基础上进行的,单以俞樾的言论为主。俞樾的学说散见于所著的群书之中,而以《茶香室经说》为准。诸条大多引

  • 济南集

    八卷。宋李廌(1059-1109)撰。李廌,字方叔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六岁而孤,能自奋力,少学于苏轼,是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李廌才华横溢,其文章流畅曲折,辩而中理,风格与苏轼相近。苏轼称其“笔墨澜

  •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

    一卷。毛扆编。毛扆(1640-1713),字斧季,江苏常熟人。酷爱藏书,是著名藏书家汲古阁主人毛晋的第五子,幼聆父训,承家学遗风,亦擅校勘。因拟售书于吴江潘耒(1646-1708)而撰此书目,后转售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