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诗词古文>阴铿生平

阴铿生平介绍

阴铿(约511年-约563年),字子坚,武威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。南北朝时代梁朝、陈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其高祖袭迁居南平(在今湖北荆州地区),其父亲子春仕梁,为都督梁、秦二州刺史。铿幼年好学,能诵诗赋,长大后博涉史传,尤善五言诗,为当时所重,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;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,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,累迁晋陵太守、员外、散骑常侍。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。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,后人并称为“阴何”。>>查看阴铿的诗词古文

介绍

  梁左卫将军子春之子。幼聪慧,五岁能诵诗赋,日千言。及长,博涉史传,尤善五言诗,为当时所重。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。天寒,铿尝与宾友宴饮,见行觞者,因回酒炙以授之,众坐皆笑,铿曰:“吾侪终日酣饮,而执爵者不知其味,非人情也。”及侯景之乱,铿尝为贼所擒,或救之获免,铿问其故,乃前所行觞者。天嘉中,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。世祖尝宴群臣赋诗,徐陵言之于世祖,即日召铿预宴,使赋新成安乐宫,铿授笔便就,世祖甚叹赏之。累迁招远将军、晋陵太守、员外散骑常侍,顷之卒。有集三卷行于世。

  阴铿诗歌以写景见长,尤善于描写江上景色,展现了江陵洞庭、武昌一带长江风物。他善于锻炼字句,沈德潜《说诗□语》评其诗“专求佳句,差强人意”,诸如“潮落犹如盖,云昏不作峰”(《晚出新亭》)、“山云遥似带,庭叶近成舟”(《闲居对雨》)、“夜江雾里阔,新月迥中明”(《五洲夜发》)等,都是在修辞上、声律上颇见用心的佳句。在雕琢字句的同时,他也讲究谋篇,注意到通篇的完整,如《晚泊五洲》:“客行逢日暮,结缆晚洲中。戍楼因□险,村路入江穷。水随云度黑,山带日归红。遥怜一柱观,欲轻千里风。”中间二联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已经接近成熟的五言律诗。此外如《晚出新亭》、《游巴陵空寺》、《秋闺怨》、《经丰城剑池》等篇,均可视为唐代律体的滥觞。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,后人并称为“阴何”。杜甫诗云“颇学阴何苦用心”,又云“李侯(白)有佳句,往往似阴铿”,足见他们对唐代诗歌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  阴铿原有文集3卷。今存《阴常侍集》1卷,有《六朝诗集》本,又名《阴常侍诗集》, 1卷。另有《二酉堂丛书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逸话

  据《陈书》所载,在某个天寒之日,阴铿与宾友共聚饮宴,宴会间留意到一直负责斟酒的仆人没有喝过酒,但似乎有想喝酒的样子,于是命人把酒炙热并赠予那名仆人,在座的宾客都笑阴铿多事,阴铿却说:“我们每天都酣畅地饮酒,而这个满天都手拿酒杯的人却不知道酒的味道,实在没有道理。”后来侯景之乱爆发,阴铿被贼人所擒,却有人将他救走。阴铿询问那个救自己的人,才知道那人正是以前曾被自己赐酒的仆人。

  《世说新语》的〈德行篇〉中,有一段记载:“顾荣在洛阳,尝应人请,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,因辍己施焉。同坐嗤之。荣曰:‘岂有终日执之,而不知其味者乎?’后遭乱渡江,每经危急,常有一人左右已,问其所以,乃受炙人也。”故事与《陈书》中阴铿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。余嘉锡便怀疑阴铿的故事,是由后人根据顾荣的事件附会而成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沂

    南唐时人,与钟茜交往唱酬。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曹修古

    曹修古(?—1033),字述之,建州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进士。天圣五年(1027年),修古出任歙州知府,不久调任南剑州,以后复任开封府判官,调殿中侍御史。在这期间,章太后涉预朝政,秉权力处事。太后侄子刘崇德从相州调回时,在途中死亡,太后对他的内外姻戚及僮仆等80余人都予录用。修古和殿中同官杨偕等上奏章写论文,并请太后交还政权,因而被降职为工部员外郎,知兴化军。后遇赦复官,还未及回京都,病死在兴化军中。

  • 邹杞

    邹杞,建昌(今江西永修西北)人。宁宗庆元二年(一一九六)进士。尝知归州。事见明正德《南康府志》卷六。

  • 周嵩

    周嵩,字乔年,洞庭西山人。宋末诸生。事见《七十二峰足徵集》卷二。今录诗四首。

  • 陈草庵

    陈草庵(1245——约1330),名英,字彦卿,号草庵,大都(今北京市)人,生平事迹不详,元代散曲作家。曾任监察御史,中丞等职。现存小令二十六首。元·钟嗣成《录鬼簿》称其“陈草庵中丞”,名列前辈名公之中。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以为陈草庵名英,曾任宣抚,延初拜河南省左丞。门岿继考其人,名英,字彦卿,号草庵,析津(今北京)人。元代张养浩《云庄类稿》卷九《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》引陈英自述,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(见《元曲百家纵论》第七三页),可备一说。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。

  • 邵亨贞

    邵亨贞(1309~1401)元代文学家。字复孺,号清溪。云间(今上海松江)人。曾任松江训导。邵亨贞生当元、明之际,入明后生活近30年。终于儒官,足迹不出乡里。著有《野处集》4卷、《蚁术诗选》1卷、《蚁术词选》4卷。

  • 王惟俭

    王惟俭,明藏书家、鉴赏家。字损仲,祥符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)进士,授潍县知县,官兵部主事、光禄寺丞、大理少卿、以佥都御史出任山东巡抚、南京兵部右侍郎、工部右侍郎等职,为魏忠贤所挤兑而罢归。先后两次因故落职闲住。性嗜学,肆力经史百家,喜聚书,收藏古玩和书画众多,与董其昌等人称为“博物君子”。苦于《宋史》繁芜,手自删定,自为一书《宋史记》250卷。喜书画古玩,工于鉴赏,万历、天启间,与董其昌并称博物君子。著有《文心雕龙训故》、《史通削繁》、《史通训故》等。

  • 永瑛

    永瑛,字含章,号石林,薙染于海盐天宁寺,有集一卷。

  • 张若渟

    张若渟(tíng),张廷玉七子。生于1728年,由贡生纳资为郎,乾隆十四年(1749年)捐刑部湖广司主事,授刑部主事,入值军机处。以郎中出为云南知府,升四川建昌道,入为太仆寺少卿,历通政使,内阁学士,补工部侍郎。1800年晋兵部尚书,改刑部尚书;卒于1802年;赠太子太保,谥“勤恪”。

  • 周元晟

    字成之,号翠庭,著有环翠轩诗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