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释宝月
释宝月,南朝萧齐时期诗僧。生卒时间及生平不详。俗姓康,一说姓庾,胡人后裔,善解音律,颇有文名。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辑得其诗五首。
- 王秀之
(442~494)南朝齐琅邪临沂人,字伯奋。王裕孙。仕宋为太子舍人。吏部尚书褚渊欲与结婚姻,不肯。迁桂阳王刘休范司空从事中郎,知休范将反,辞疾不就。出为晋平太守。入齐,初为豫章王骠骑长史。齐武帝即位,官至辅国将军、吴兴太守。到郡修治旧山,移置辎重,以为隐业所在。秀之若其祖父敬弘、父瓒之皆不事权贵,时人称之。卒谥简。
- 王晞
(511—581)北齐北海剧人,字叔朗,小名沙弥。王猛六世孙。魏末,官府征召,皆不就。后随高欢,为中外府功曹参军、常山王高演友,深得演器重。文宣帝高洋昏逸,演屡谏,高洋疑为晞所教,髡鞭钳配甲坊,后又得为常山王友。高洋死,废帝高殷立。杨愔等执朝政。高演在鲜卑贵族支持下杀杨愔等,夺帝位,晞实为谋主。孝昭帝高演立,除散骑常侍,兼吏部郎中。后拜太子太傅。后主高纬武平初迁大鸿胪。齐亡,周武帝以为太子谏议大夫。
- 李栖筠
李栖筠(719年-776年4月16日),字贞一。赵郡赞皇县(今河北赞皇县)人。唐朝中期名臣,中书侍郎李吉甫之父、太尉李德裕之祖父。大历七年(772年),入朝任御史大夫,有“赞皇公”、“李西台”之称。代宗欲拜他为相,但因顾忌元载而止。李栖筠郁愤成疾,于大历十一年(776年)病逝,年五十八。册赠吏部尚书,谥号“文献”,后加赠司徒。有文集,今已佚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。
- 陈从易
陈从易(966~1031年),字简夫,泉州人,宋乾德四年(966年)生。宅在城内睦宗院(今西街旧馆驿)。好学强记,及进士第,历为彭州军事推官。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,预修册府元龟,改监察御史。累擢太常少卿。历迁龙图阁直学士,知杭州,卒。从易著有泉山集二十卷,中书制稿五卷,西清奏议三卷,均《宋史本传》并传于世。
- 张砚
(1178年-1249年),字无准,号佛鉴禅师。四川梓潼(今四川省梓潼县人)人,俗姓雍,为南宋临安府径山寺沙门,为禅宗六祖惠能大鉴禅师下第二十世孙,临济宗破庵祖先禅师(1136年-1211年)法嗣,禅门高僧。
- 周梅叟
周梅叟,名亮,以字行,改字春卿,舂陵(今湖北枣阳)人。理宗嘉熙二年(一二三八)进士。淳祐七年(一二四七)除秘书郎,改著作郎。八年,出知潮州。
- 郑懋纬
郑懋纬,字承聚。南海人。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(一六〇一)进士。授江西新淦县尹。卒于任。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卷四四有传。
- 周爔
周爔(一八一零—一八八一),字升如,号樵云,昆山人。工诗善画花鸟,尤精小篆。
- 黄易
(1744—1802)浙江钱塘人,字小松。官山东济宁运河同知,于河防事宜及漕运诸务筹画备至。嗜金石,所蓄金石甲于一时。工诗文,善填词,精于摹印。画墨梅有逸致。有《小蓬莱阁金石文字》、《小蓬莱阁诗》、《秋盦词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