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诗词古文>蒋防生平

蒋防生平介绍

蒋防(792—835),字子微。出身于义兴(宜兴)蒋氏望族。年少时聪慧好学。青年时才名就播扬远近。他的父亲有位朋友想试试他的才华,以《秋河》为题要他作赋。他思索片刻,援笔立就。父友见了,啧啧称赞。对赋中有一偶句,尤为赞赏。“连云梯以回立,跨星河而径度。”成为一时传诵的名句。>>查看蒋防的诗词古文

文学成就

  蒋防善诗文,有文集1卷,赋集1卷,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12首,《全唐文》收录其赋20篇及杂文6篇。其传奇《霍小玉传》尤为著名。该传奇写长安名妓霍小玉与进士李益相爱,后李益变心易志,小玉死后冤魂化为厉鬼,使李益终身不得安宁。该文最早载于《异闻集》,后收入《太平广记》,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推崇为"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"。明戏剧家汤显祖取为剧材,成《紫钗记》,近人又著为《紫玉钗剧本》,流传于世。

  唐代传奇小说《霍小玉传》为其代表作。《霍小玉传》是一部爱情悲剧,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。蒋防善诗文,但他之所以留名于文学史,却主要缘于《霍小玉传》这篇杰作。小说中的霍小玉是作者描写最生动、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。她原为霍王之女,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,地位低下,小玉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,沦为***。她与出身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欢会之初,即已从以往的遭遇预感到自己“一旦色衰,恩移情替”的命运,因此“极欢之际,不觉悲至”,只求与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,而后任他“妙选高门,以谐秦晋”,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。然而,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,使她连这样一点微小的希望也难以实现。曾发誓要与小玉“死生以之”的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弃约,选聘甲族卢氏这妻。小玉相思成疾,百般设法以求一见,李益总是避不见面。最后一黄衫豪士“怒生之薄行”,将李益强拉到小玉处,小玉悲愤交集,怒斥李益:

  我为女子,薄命如斯;君是丈夫,负心若此!韶颜稚齿,饮恨而终;慈母在堂,不能供养;绮罗弦管,从此永休。征痛黄泉,皆君所致。李君李君,今当永诀!我死之后,必为厉鬼,使君妻妾,终日不安!

猜你喜欢

  • 姜子牙

    姜子牙(约前1156年—约前1017年),姜姓,吕氏,名尚,字子牙,号飞熊,河内郡汲县人。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韬略家,周朝开国元勋,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。垂钓于渭水之滨,遇见西伯侯姬昌,拜为“太师”(武官名),尊称太公望,成为首席智囊,辅佐姬昌建立霸业。周武王即位后,尊为“师尚父”,成为周国军事统帅,人称姜尚。辅佐武王消灭商纣,建立周朝,封为齐侯,定都于营丘,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、齐文化的创始人。辅佐执政周公旦,平定内乱,开疆扩土,建立成康之治。周康王六年,卒于镐京,长子姜伋嗣位。后世推崇备至,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、武圣、百家宗师。唐肃宗时期,追封为武成王,设立武庙祭祀。宋真宗时期,追谥昭烈。

  • 朱超

    朱超(生卒年不详)仕梁为中书舍人。原有集,已散佚,今存诗十余首。

  • 郭元振

    郭元振(656年-713年),名震,字元振,以字行,魏州贵乡(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)人,唐朝名将、宰相。开元元年(713年),郭元振再次拜相,并辅助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,兼任御史大夫,进封代国公。不久,唐玄宗骊山讲武,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,被流放新州,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,抑郁病逝。

  • 栖一

    栖一(832一?),晚唐诗僧。卒年与姓氏字号均不详,武昌(今湖北省武汉市)人。与贯休同时,诗名亦略同。长于七律,诗风遒拔雄劲,悲壮沉郁。作品多已散亡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二首,皆怀古之作。除《垓下怀古》外,另一首为《武昌怀古》。

  • 吴志淳

    元明间庐州府无为州人,字主一。元末历知靖安、都昌二县。奏除待制翰林,为权幸所阻。以避兵移家豫章,再迁浙江鄞县东湖。入明不仕。工草书篆隶,亦能诗。

  • 王璋

    宁国路宣城人,字敬叔。王圭弟。与圭并以诗名。

  • 黄石翁

    元南康人,字可玉,号松瀑,又号狷叟。少多疾,父母强使为道士,所居室多唐宋杂迹。善诗。有《松瀑集》。

  • 虞淳熙

    虞淳熙(1553年-1621年),字长孺,浙江钱塘人。生下来睡着不闭眼。曾任兵部职方事、礼部员外郎等职,曾隐居于回峰。著有《虞德园集》、《孝经集灵》1卷。

  • 郑之藩

    郑之藩,香山人。明世宗嘉靖十年(一五三一)举人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四。

  • 郑翰谟

    郑翰谟,字观海,朝鲜人。光绪十八年充贡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