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小产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妊娠伤寒,骨节疼痛,壮热,不急治,则胎落。”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仁术便览》卷四。即悬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又名手丫支、手背丫、手丫毒、丫痈、鸦叉、手丫疔、丫指毒。包括了手背丫及掌心丫。即五指丫处、结毒焮肿,除虎口外,皆同手丫发。证治同手发背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指妇人患淋症同时夹有带下。多因房劳过度,心火妄动,脾肾俱虚,湿热下注所致。症见排尿刺痛不利,尿色多黄,淋沥不宣,小腹或胀,腰痛,并见带下量多,连绵不断等。治宜清热利湿为
见医方全书条。
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。”
即万病丸,见该条。
指胆。见《千金要方·胆府脉证第一》。即中精之腑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妬乳,以蒲横度口,以度从乳上行,灸度头二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乳上穴。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。主治乳痈,少乳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