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丛书名。又名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。明·薛己等撰,吴琯辑。初刊于明·万历年间。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。其中薛己所撰有《内科摘要》、《外科发挥》、《外科心法》、《外科枢要》、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食道。上接咽部,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。为饮食入胃的通道。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嚇痈。见该条。
《疡科选粹》卷五方。乌梅一两,五倍子五钱,炒槐米、炒黄连、炒黄连、炒荆芥穗各三钱,枳壳、白芷各一钱五分,地榆二钱,升麻一钱。为细末,每服三钱,酒送下。治痔疮下血。若出血多,加百草霜、棕榈炭。
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轻浅单纯的病证,可逆其病气而治之。如寒证用热药,热证用寒药。参见正治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人参之产于朝鲜者,详人参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《小儿推拿广意》:“脐上,运之治肚胀气响。”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单腹肿大而四肢极瘦者,名蜘蛛蛊。”即单腹胀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