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病下取

上病下取

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气反者,病在上,取之下。”指病证的表现、部位偏于上,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,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。如呃逆反胃由于阳明府实者,用承气汤法;久喘补肾纳气法牙痛合穴内庭头晕太冲丰隆等。本法的运用,当以谨守病机为前提,结合病因、脏腑经络辨证,注意整体联系以及上下升降的调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漏下白候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

  • 糖刺果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狗肝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獭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膻中发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膻中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月露

    见《证类本草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
  • 蝴蝶风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大飞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耻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蔽骨

    见骭条。

  • 经来泄泻

    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泄泻。详该条。

  • 穿墙草

    出《经效实验单方》。为连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