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三香丸,见该条。
①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透骨香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雪药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ST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天五会、五会。属足阳明胃经。足阳明、少阳之会。位于颈部,喉结旁开1.5寸,胸锁乳突肌的前缘,当颈总动脉处。布有颈皮神经及面神经颈支,深层为动脉球,最深层为交
病名。出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生于右臀下摺纹中之外痈。参见外痈条。
病名。即伤食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食泄,脉弦紧,腹痛则泄,泄后痛减。”详伤食泻条。
脉学著作。3卷。日本·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。作者纂辑诸家脉学的精要部分,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。上卷总论;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;下卷列述妇人、小儿及诸怪脉。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。
出《金匮要略浅注》卷八。即趺蹶。详该条。
出《土宿本草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倒睫拳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