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尺中脉微,此里虚。”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脉证并治》:“男子面色薄,主渴及亡血,卒喘悸,脉浮者,里虚也。”症见少气懒言,心悸神疲,头
指疾病过程中,邪气盛,正气激烈对抗,出现实证的病机。如壮热、无汗、烦躁、狂乱、腹痛拒按、便秘尿赤、脉滑数有力等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一年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。为草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。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。总论包括病因、诊法、治疗法则等内容。各论介绍73种内科病证的诊治,采用中医病名。论述简明,文字浅显,每病之后附有医案选录,可供临床参考。1959
证名。见《中藏经·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》。详腹痛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阴肺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