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胎热、胎寒、胎黄、胎肥的总称。详各条。
即头针疗法,见该条。
病证名,又名齿伤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斗齿乃被打伤动摇也。宜蒺藜根灰敷之。”若出血者,宜云南白药掺之。
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兑骨。见该条。
五脏郁证之一。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:“脾郁者,中脘微满,生涎少食,四肢无力。治宜陈皮、半夏、苍术。”参见五脏郁证条。
书名。20卷,目录1卷。宋嘉祐年间掌禹锡等撰,又名《嘉祐补注本草》。本书以《开宝本草》为基础,参考诸家学说,由掌禹锡、林亿、苏颂等加以补充修订,共收集药物1082条,原书已佚。其中部分内容,赖《证类本
人体部位名。指足跟部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阴之筋……结于踵。”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破瘀消癥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