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溪心法附录
见丹溪心法条。
见丹溪心法条。
①即遗精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,桂枝龙牡汤主之。”详见遗精条。②情志病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尝富后贫,名曰失精。”详脱营失精条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风牵出睑、睥翻粘睑、皮翻粘睑、皮翻症、残风、地倾。多因胃经积热、肝风内盛,致使风痰湿热瘀滞睑络而成;亦可由胞睑疮疡结瘢或外伤所致。症见眼睑向外翻倾,重者“睥翻转贴在外睑
病证名。又名季秋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厥阴之筋,……其病足大指(趾)支内踝之前痛,内辅痛,阴股痛,转筋,阴器不用,伤于内则不起,伤于寒则阴缩入,伤于热则纵挺不收,治在行水清阴气。其
出《王右军帖》。为林檎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傅山撰。原系抄本,至1827年始有刊本。本书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,分伤寒、火症、郁结等23门,每门分列病证,先论后方,末附杂方、小儿科及女科等,其中女科内容,多系《傅青主女科》所未载者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巴豆树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练功方法之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,一手旋臂转为俯掌,经对侧胸前后,缓缓外展成侧平举状,再收回至腰部,两手交替进行。
①义同废。是一种中风后遗症。《金匮要略》称作中风痱,一般叫风痱,类似偏枯。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,身无痛,或有意识障碍。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,故名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痱之为病也,身无痛者,四肢不收;智乱
寒湿类病邪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清湿袭虚,则病起于下。”因寒湿之气下坠,致病时可见下肢痠麻瘅痛,浮肿,屈伸不利,膝肿痛或腹痛水泻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