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蒲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代时官名。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,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射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引《小品方》方。苧麻根、干地黄各二两,当归、芍药、阿胶、炙甘草各一两。水煎,去渣,内胶烊化,分三次服。治劳损而致的胎动下坠,小腹痛,阴道出血。
骨名。眉棱骨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白秃疮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亦作丁翳。又名钉翳根深、钉头翳、钉翳障。本症来势迅猛,初起黑睛生翳,根脚如订深入,目赤疼痛,牵连头额,羞明泪出。失治则穿透黑睛,接引黄仁,可成蟹睛。若赤痛羞明等症消退,黑睛则遗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