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俞茂鲲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亦名妊娠痉、妊娠风痉、风痉、妊娠痫症、儿晕、儿风、儿痉、子冒、胎风。指妊娠期间突然仆倒,昏不识人,四肢抽搐,少时自醒,醒后复发的病症。多因平素肝肾阴虚,孕后阴血益虚,阴
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鬼针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说》卷三。即腲腿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调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。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鼻衄。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。多因孕后嗜食辛辣,积热不散,上蒸于肺,灼伤肺络,血随上逆,发为鼻衄。若衄血不止,热伤胞络,有坠胎之虞。宜养阴清热,止血安胎。用丹皮汤(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丹
病证名。出明·徐春甫《痘疹泄秘》。长于痘疮内的疔,其色紫黑,疔形坚实,随痘而出,多先见疔而后见痘形,生长较快。为热毒积于肌肉间,随痘而出所致。
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七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弄舌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