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科

伤寒科

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。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,伤寒为其中之一,是专门治疗外感疾患的,类似于现代内科中设置的某些专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食同源

    食疗的起源极早,一般认为,医药的起源与食疗的起源在时间上是一致的,故曰医食同源。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食物,可食也可药。同时,通过进一步的生活医疗实践,将一些食物营养价值不大,

  • 闷瘄(cū 醋)

    指麻疹闭表,疹难透出的证候。清·张雫谿《麻疹阐注》:“闷瘄之症,有热五六日而不出者;有一出而即隐者;有头面微出而身上俱无者;有身上微影而头面胸背俱无者;有形迹在内而外不见形者;有皮肤隐隐紫赤者;有红紫

  • 玉带草

    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口酸

    症名。指口内常有酸味的感觉。《医学入门·口舌唇》:“肝热口酸而苦。”多由肝热上犯,或肝热乘脾,宿食停积所致。治宜疏肝泄热,用小柴胡汤、当归龙荟丸等方;肝热乘脾,宜左金丸加神曲、龙胆草等;宿食停积而见口

  • 跖跛

    证名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跖跛,寒风湿之病也。”指足引跛痛。《内经吴注》卷八:“足前点步谓之跖,一足偏引谓之跛。”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。可见于风湿痹证、脚气等病。

  • 肉腠

    即肌腠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痿,留连肉腠。”详肌腠条。

  • 白甜蜜蜜

    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饭花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密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凤尾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铁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润肺化炎汤

    《洞天奥旨》卷八方。桔梗、桑白皮、麦门冬、天门冬、生地黄各三钱,炙甘草、黄芩、贝母各二钱,玄参五钱,陈皮五分,升麻一钱。水煎,食后服。治赤炎风疮。若左寸脉旺大,心火胜者,去黄芩,加黄连一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