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川楝子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肾虚精气不足,不能上充脑髓所致的眩晕。《证治汇补·肾虚眩晕》:“人身阴阳,相抱而不离,故阳欲上脱,阴下吸之。若淫梦过度,肾家不能纳气归元,使诸气逆奔而上,此眩晕出于肾虚也。”《医略六书·眩晕》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皂荚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前或经期两下肢瘀血,经后即恢复。多因气滞寒凝,瘀血滞于下肢。症见两下肢瘀血,肤色紫暗,重者青筋暴露。下肢发凉,麻木感、或兼肿胀,胸腹胀满,常伴经来腹痛。治宜理气活血,祛寒通络。方用血府逐瘀
【介绍】:见李昉条。
中医眼科手术器械。长约二至三寸,钢铁制作。用于穿刺切割等(见图7)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草血竭,详该条。
见《伤科汇纂》。即脑杓。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狼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