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六。即久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干霍乱之俗称。《医学心悟·伤暑》:“谓干霍乱证,世俗名搅肠痧、乌痧胀。”详干霍乱条。
症名。指口内常有酸味的感觉。《医学入门·口舌唇》:“肝热口酸而苦。”多由肝热上犯,或肝热乘脾,宿食停积所致。治宜疏肝泄热,用小柴胡汤、当归龙荟丸等方;肝热乘脾,宜左金丸加神曲、龙胆草等;宿食停积而见口
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书名。清·蒋宝素撰于1850年。全书分心、脾、肺、肾、肝五部,各部以病证分门,共43门,每门列举诸证以辨证处方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木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翼首草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椿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留气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