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六节

六节

节,谓一定的度数。古人以甲子天度,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。又从六节以度三阴三阳六气之变化以至人之六腑等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疫论

   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
  • 寒炅(jiǒng 窘)

    寒热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脓积寒炅。”

  • 恐伤肾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大惊卒恐,则精神内损,肾气受伤,气陷于下。肾主藏精,肾气损则精气法,可致惶恐不安,骨痠痿弱,滑精或小便失禁等。《灵枢·安神》:“恐惧而不解则伤精,精伤则骨痠痿厥,精时自下。”

  • 痘疹集图善本

   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

  • 黄连法

   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。取黄连捣碎,用水浸泡出汁,时时滴儿口中,婴儿初生,体内蕴有胎热,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宜用之。有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
  • 铁石茶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科珍宝

    参见外科启玄条。

  • 金匮要略直解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程林编注。刊于1673年。程氏诠注《金匮要略》,主要引证《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脉经》、《甲乙经》等古典医籍,并参考六朝、唐、宋有关著作,“以经证经,要在直截简切,义理

  • 手少阳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足厥阴经筋

    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厥阴之筋,起于大指之上,上结于内踝之前,上循胫,上结内辅之下,上循阴股,结于阴器,络诸筋。”经筋从足大趾的上边起始,向上结于内踝之前,沿着胫骨内侧,结于内辅(胫骨内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