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医学著作。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主持编著。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末。全书用韵体古藏文以问答形式写成。分四部分:第一部为“总则医典”,共6章。简介了人体生理、病因病理、诊断及治疗。第二部为“论说医典”,共31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幼科证治准绳条。
《婴童百问》卷八方。炒黄连、鳖甲(酒炙)、煨肉豆蔻、使君子、炒神曲、炒麦芽各半两,麝香半钱,诃子肉一钱半。为细末,面糊为丸,芥子大,米汤送下。治小儿脾疳,肌瘦潮热,盗汗,饮食易伤,脏腑不调泄泻,糟粕不
病证名。①谓青盲患者,瞳内复生翳障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’黑白二睛,无有损伤,瞳子分明,但不见物,名为青盲。更加以风热乘之,气不外泄,蕴积于睛间而生翳,似蝇翅者,覆瞳子上,故谓青盲翳也。”类今因某
出《素问·热论》。即太阳经、阳明经、少阳经和太阴经、少阴经、厥阴经的合称。并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。《伤寒论》以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,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。参见六经辨证条
宋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。其方法系由教授出题,由被考者根据记忆进行笔答。
书名。3卷(或作1卷)。清·韩善徵撰。韩氏论疟,上本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,下参清代温热病诸学派,阐析疟疾脉、因、症、治等多方面内容,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。
运气学说术语,见《类经图翼》。角、征、宫、商、羽五音代表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运,根据五音的太、少推定五运的太过或不及,称为五音建运。如甲年土运太过,则建运为太宫;丁年木运不及,则建运为少角等。
证名。指心胸烦闷,亦指四肢困闷不舒之感。亦称烦惋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,先身涩,倚烦而热,烦悗。”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脾胀者,善哕,四肢烦悗,体重不能胜衣,卧不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