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为麻疹毒邪所引发,浊害清和之症。麻疹恢复期,疹点已退而白睛红赤转甚,羞明流泪,肿痛多眵,甚至黑睛生翳,失治可致丧明。治法:白睛红赤,羞明流泪者,宜疏风清肺,解除余邪,服泻白散加桑叶、薄荷、牛蒡子
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趾趾节横纹内侧端。主治卒中恶风,赤白带下,泻注,肠疝。艾炷灸3壮。②经外奇穴别名。即营池,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,见该条。③推拿穴位名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桡侧边及尺侧
病名。又名叉喉风,见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严氏赤散:治一切喉痹、缠喉、双单鹅、叉喉恶证。”本病见先咽喉作紧,风痰上涌,多有绵涎,内紧外浮肿,不能饮食,渐至咽喉紧闭,如叉叉住,故名叉喉。治疗:外用冰硼散、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娑罗子,详该条。
口腔及牙床糜烂的证候。又名口疳。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,口腔不洁,或于夏令署湿偏盛之际,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,侵蚀于口而成。症见口中溃烂,常发生于舌、颊、唇内侧及上腭等处,有时扩展到唇外,口角、齿龈及咽喉。
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明·陈嘉谟撰。刊于1525年。卷首有历代名医图、姓氏及总论药性。卷1~12分为草(上、中、下)、木、谷、菜、果、石、兽、禽、虫鱼及人部等10部,共742种药。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髌骨折。因跌打磕撞所致。局部肿胀、疼痛、瘀血、膝关节活动受限,断损处压痛,并可触到凹陷及骨声。治宜用手法整复。如膝关节内积血较多者,可穿刺吸去瘀血,后用抱膝固定;初期服七厘
证名。指脾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。多由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等所致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脾实也,苦肠中伏伏如坚状,大便难。”又:“脾实,……病苦足寒,胫热,腹胀满,烦扰不得卧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:“脾实
病名。痢,古通利。指泄泻。《局方发挥》:“泄痢之病,水谷或化或不化,并无努责,惟觉困倦。”亦有称痢疾为泄痢者。参见泄泻、痢疾等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汝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