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晓邬
【介绍】:
见凌奂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凌奂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一奎条。
见督脊穴。
【介绍】:见高秉钧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气海,见该条。
《素问·阳明脉解》:“四肢者诸阳之本也。”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起止处,人体的精、气、血均靠十二经脉输布。十二经脉中,阳脉受气于四肢,阴脉受气于五脏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阴者主脏,阳者主腑,阳受气于四末,阴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指目珠偏斜一侧而不能转动者。“神珠将反者,谓目珠不正,虽欲转而不能转,乃风热攻脑,筋络牵急,弔偏神珠,是以不能运转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相当于今之麻痹性斜视,参见目偏视
病名。指虚劳病之中虚气滞者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气劳诸方》:“夫气劳者,由脏腑虚弱,阴阳不和,喜怒无恒,劳逸过度之所致也。”症见胸膈噎塞,呕逆,脘腹胀气,饮食不下,大便时泄,面色萎黄,四肢无力,日渐消瘦等
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阴司天为湿化,在泉为甘化,司气为黅化,间气为柔化。”司天在泉主一年的气化,间气主六十日的气化,太阴之年的间气称为柔化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二方。枸杞子(酒水拌,分四份。一用小茴香三钱炒,去茴;一用川椒三钱炒出汗,去椒;一用青盐三钱炒;一用黑芝麻三钱炒)八两,白蒺藜四两,当归头(酒炒)、熟地黄各三两,石决明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