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隔山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本草要诀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·惊风辟妄》。指小儿急慢惊风。详搐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何其伟条。
足少阳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阳之筋,起于小指次指,上结外踝,上循胫外廉,结于膝外廉。其支者别起外辅骨,上走髀,前者结于伏兔之上,后者结于尻。其直者上乘季胁,上走腋前廉,系于膺乳,结于缺盆。直者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。指分娩后,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。常见的有外感、血虚、血瘀、食滞、感染邪毒等。外感多因气血骤虚,卫外不固,外邪乘虚袭入,症见恶寒发热,头痛,肢体疼痛,无汗或咳嗽流涕,治宜养血祛风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錾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大飞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卷十四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伤寒腹胀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由伤寒表邪不解,内传膀胱所致。症见恶寒发热,自汗口渴,小便不利而小腹胀满等。详伤寒腹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