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务中药性

务中药性

书名。18卷。另附卷首及卷末各1卷。清·何本立撰。刊于1845年。作者字务中,故取为书名。本书自《本草纲目》中选出药物约560余种,每种均编成七言歌诀,附加注解说明,并标注音释。首卷为脏腑用药式、引经报使,及十四经脉图、脏腑图、十四动脉图、五脏之俞皆系于背图、内景真传图等图说;卷末为四言脉诀运气图说部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感牙衄

    病证名。指外感风热侵袭阳经的齿牙出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十:“外感牙衄之症,身发寒热,烦闷不安,目痛头额痛,鼻干不眠,牙血暴出。”多因太阳表邪,侵入阳明,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。治宜清热解表,选用葛根羌活汤

  • 蓝地柏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翠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皂李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鼠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芦通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芦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起泡

    即发泡。详该条。

  • 虚邪

    ①致病邪气的通称。因邪气乘虚而侵入,故名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。”②五邪之一。某脏因母病及子而发病,即从母脏传来的邪气(见《难经·五十难》)。

  • 喉科紫珍集

    书名。清代作品,撰人与撰年均不详。2卷。现有两种版本,其一刊于1860年,名《经验喉科紫珍集》,又名《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》,原题燕山窦氏原本,朱翔宇嗣辑。其二刊于1874年,名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,

  • 黄梅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蜡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呕吐

    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偏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篇》。即肩髃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