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药物露置户外,任其日晒夜露。②药物剂型之一。参见露剂条。
①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体上黄绿色,胸中气满,或硬,不下饮食,此是胆黄。”治宜用灸烙法或用黄芩汤。参见黄疸有关各条。②指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胆黄者,面色青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冬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金匮翼》卷二方。茯苓、炒蒲黄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二钱,用生藕汁、小蓟根汁、生地黄汁调下。治蓄热吐血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明·岳甫嘉《妙一斋医学正印·种子篇》。亦名经行不止。多因血热损伤胞络,或劳损冲任,气虚不能摄血等所致。症见经来不止,淋沥无时。治宜凉血补血。方用四物汤加白术、黄芩、阿胶、茯苓、栀子、地榆、荆芥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刺楸树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