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香正痛丸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,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,即病在阳而治其阴,与“阳病治阴”义近。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,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。参见从阳引阴、大接经法条。
灸具名。利用电热代替燃艾作为热源进行灸治的器具。接通电源,调节到适宜温度后,即可施灸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即癫疝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肉桂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丝竹空,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有邪有滞的痞症。多由湿浊内阻,寒滞脾胃,痰食内结,或肝气郁遏或外邪内恋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凡有邪有滞而痞者,实痞也。”症见胃脘痞塞满闷,伴有呕逆,大便秘结,甚则疼痛不能饮食。治宜调气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即咸虾花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