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继承家学。曾任太医院提举。
即消风百解散,见该条。
药物发泡灸法之一。用斑蝥末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。使用时,先取胶布一块,中间剪一小孔,贴在有关穴位上,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,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内,上面再贴一胶布。以局部起泡为度。适用于关节疼痛
小儿指诊法。小儿指纹的十三种形状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虎口纹十三形。即第一,流珠形,只一点红色见于风关,主饮食所伤,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。第二,环珠形,其点差大,主脾虚停食,胸膈胀满,烦渴发热。第
灸法用语。见《范汪方》。指无病先灸,用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。参见逆针灸条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海风藤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假蒟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①通捐。祛除、除去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泻盛蠲余,令除斯苦。”《针灸大成》:“蠲邪扶正。”②通涓。清洁。
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嗌,亦作咽(《甲乙经》)。咽部的脉络。
五不男之一。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,称之为犍。参见五不男条。
即大肠经实热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,手阳明经也,病苦肠满,善喘咳,面赤身热,喉咽中如核状,名曰大肠实热也。”治宜苦寒攻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