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额骨形成的菱形骨间隙。参见囟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柽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七窍之一。外耳道出口的孔窍。参见七窍条。
头部。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,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湿,首如裹。”
古病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六。即脾疸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又名类中风。详该条。
《寿世保元》卷六方。人参二分,五味子、徽墨各三分,天门冬(去心)五分,麦门冬(去心)二钱,玄参八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噙化服。治久嗽喉痛,若痰多加贝母。
书名。明·李中梓撰,清·尤乘增辑。2卷。刊于1667年。全书分列中风、虚劳、噎膈等十二种病证,各证摘录历代医书,分析病机、病因、症状、治法及处方。有论有方,以论为主。本书收入《士材三书》中。
书名。恽铁樵撰于1928年。此书概论部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,从脏腑、经脉病变阐明各类病证的病理和用药。各论部分阐述伤风、胃咳、肺痨等九种病证的病因病候、诊断与治法。全书引用了较多的西医病理知识,在当
《素问》篇名。气穴,即经气所注的穴位。本篇主要论述人体三百六十五个气穴的分布情况,故名。文中还叙述了孙络和溪谷致病的原因和治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