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去腐散

去腐散

验方。见《外伤科学》(广州中医学院)。又名千金散。制乳香、制没药朱砂蛇含石(醋制)、轻粉各15克。为细末,掺疮面,或粘附在纱条上,插入疮中。功能化腐。治一切恶疮,腐肉不脱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见喜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提法

    正骨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。患者立于桌前,助手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,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,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,给予固定。本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。

  • 桂圆肉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龙眼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猫儿刺

    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。②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茵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祁广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祁坤条。

  • 医宗备要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曾鼎撰。刊于1814年。作者认为“治病定症,务在诊脉为主”,故此书着重阐述脉学。上、中卷论切脉的重要性,切脉法,并阐发《濒湖脉学》、《四言举要》脉学义理。下卷以问答形式论述伤寒五法大旨

  • 肾劳

    病名。因劳损伤肾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肾劳者,背难以俯仰,小便不利,色赤黄而有余沥,茎内痛,阴湿囊生疮,小腹满急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·肾劳》:“治肾劳实热,小腹胀满,小便黄赤,末有余沥,数

  • 被膜儿

    出阎诚斋《临产须知评正》。即混元生。详该条。

  • 舌疔

    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舌疔舌上生紫皰,其形如豆寒热憎。”由心脾火毒所致者,症见舌生紫皰,其形如豆,坚硬而疼痛,并兼发热恶寒。初起宜泻火解毒,用五味消毒饮、黄连解毒汤等加减;或外擦紫雪散,或噙化

  • 眼帘

    见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卷上。即黄仁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