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参芦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精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六方。苍术二斤,黑桑椹一斗,枸杞子、地骨皮各一斤。先将桑椹取汁浸苍术晒干,后再浸再晒,依法九次,后与余药为末,炼蜜和丸,每服百丸,温开水送下。治湿痰身重而软,倦怠困弱者。

  • 二便秘结

    指大便干燥和小便赤涩的病证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病因由于小儿乳食停滞,郁而生火,火热上熏心肺,心与小肠相表里,心火移于小肠,故小便赤涩不畅;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热移于大肠,故大便秘结不行。

  • 皂荚刺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
  • 头颅盖

    骨名。又名天灵盖,详该条。

  • 桃子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地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月脉

    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三十二。指月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赤松皮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松木皮,详该条。

  • 天麻子果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鸡爪果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病证名。《灵枢·五变》称大聚。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。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:“聚者,阳气也。其始发无根本,上下无所留止,其痛无常处,谓之聚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病》:“聚者聚散之谓,作止不常也。……其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