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方集解》。即五物香薷汤,见该条。
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即食疗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为蜂蜡之一种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赤芍药、当归、大黄、黄芩、生地黄、黄连、川芎、薄荷各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后米汤送下。治眼内血灌瞳神,赤脉涩痛,大热上壅者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要略》。因小儿热病,表里不和,屡清消不愈,病势淹缠,潮热骨蒸,肌体消瘦。参小儿骨蒸、疳痨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指多个内痔状如葡萄者。粘膜表面薄嫩,颜色鲜红,便时常有血出。宜结扎或手术治疗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病邪。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恶气不发,风雨不节,白露不下,则菀槁不荣。”②由于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癖而内著,恶气乃起。”
病名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