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旸。江苏江阴人。著有《医学求是》、《吴东旸医案》(1879年)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李深之手集方》。
病名。为有头疽生于天柱骨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证治同有头疽。
【介绍】:见黄良佑条。
痰证之一。因痰饮留于四肢、膈上或胁下所致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六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饮痰,停于膈上,一臂不遂,时复转移一臂,蓄于胁下,胁痛干呕,往来寒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饮痰成呕吐,胁痛,四肢不举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十大功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手术器械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。自隋唐到后世,制烙的材料不断改进,由铁钉、铁篦、铁器发展到银烙匙、金烙铁。应用范围也由用切开排脓到瘤肿切除、止血。眼科烙的应用,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。《目科正宗》所用系由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荆芥汤第三方,见荆芥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