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露兜竻蔃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中医试用教材之一。本书分上下两篇。上篇为总论部分,分述咽喉的生理及其与经络的关系,咽喉病的原因,诊断概要,治疗概要等内容;下篇各论部分,分门列述喉痹、喉痈、乳蛾、喉风、疫喉等多种病证;并介绍口、
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即食积咳嗽。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扁担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(xuàn),音义同“眩”,即眩晕之意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巨阳之厥,则肿首头重,足不能行,发为眴仆。”②(shùn),音义同“瞬”,即眼球的转动,开合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衄家不可汗,汗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水泻的古称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泄注、注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腹胀下利,有如注水之状,谓之注泄,世名水泻。”详水泻条。
空同孔。亦称毛孔、玄府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所谓玄府者,汗空也。”
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