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传古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撰有《医门指要诀》,或名《医门指要用药立成诀》,一卷。已佚。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撰有《医门指要诀》,或名《医门指要用药立成诀》,一卷。已佚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大一枝箭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1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长彊。别名气之阴郄、橛骨,气郄、为之、骨骶。属督脉。督脉之络穴。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,跪伏位取穴。布有尾骨神经后支,肛门神经;以及肛门动、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上体左转呈左弓箭步,两手握拳,贴于胸侧,左臂屈肘外展,使肘与肩平,拳心朝下;右手拳心向下,迅速向前击出,收回原处,上臂外展呈外展位。然后换右弓箭步,交替反复
出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①病因之一类。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。如七情不节、饮食饥饱、劳倦、房事过度等。②病名。指创伤损及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、气血的病患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九。又名内损。因跌打、坠堕、碰撞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分风病为三十六型,故名三十六风,包括疠风在内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太阴之别,名曰公孙,去本节之后一寸,别走阳明,其别者,入络肠胃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腹痛;虚则膨胀。如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指在产褥期的妇女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黑水凝翳内障。见该条。
指酉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九十六引《活幼口议》方。***四个,陈皮二片,甘草二寸,乌梅二个,大枣二枚,生姜二块,木香一两,诃子二个,黑豆六十粒,黄芪二寸,白术二块,当归二寸。以上生、熟各半,为粗末,每服三钱,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