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郭居易条。
见素问直解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男女外生殖器。见前阴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因心经受病而悸动不安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小儿心悸不常,及遍身肿痛,或手足不随,此为惊瘫候也。”其病多因心经热盛,火热扰动心神所致,《幼幼新书》卷八:“心膈邪热,神志不宁,惊渴悸烦,夜不安卧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尻,名曰锐疽。”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
下颌骨体的前下部分。
病证名。指胞衣早破,引起的胎涩难产。《临产须知》:“胞衣先破,其故有二:一因母弱气血虚,胞衣薄,儿身转动,随触而破。一因儿身未转,坐草早,用力狠,以致胞破久,血水干,产路涩,儿难下。急用加味芎归汤加熟
少商、商阳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