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书名。宋·杨士瀛撰。包括《伤寒类书活人总括》、《仁斋直指方论》、《仁斋小儿方论》三种。各详本条。
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方。老鸦毛(烧灰)、大红绒灰、黄丹各一钱,珍珠、枯矾各五分,冰片一分,轻粉三分,麝香少许。为细末,先用苦茶水洗净疮面,后用少许干掺患处。治鸦啗疮,症见皮肤上生疮,烂似鸦啗。
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立位,两上肢伸直,手掌贴于大腿前,顺腿下滑,躬腰,手至足尖时翘掌,将臂上举至前平举位,目视指尖,然后掌心向面,收至耳侧,再顺鬓旁下压,复至原位。适用于治疗腰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桔梗汤第三方,见桔梗汤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指髋关节后脱位。详胯骨出条。
运气术语。天干始于甲,地支始于子,子甲相合,三十岁为一纪,六十岁而成一周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凡此定期之纪,胜复正化,皆有常数,不可不察。”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朴硝120克,鲜莱菔(切片)2500克。水煎顿服。治大便燥结久不通,身体兼羸弱者;近代也用于蛔虫性肠梗阻,粘连性肠梗阻,动力性肠梗阻,早期肠扭转及肠套迭,手术后肠麻痹等一般情况较
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小腹痛痧》:“痧毒入大小肠,则小腹大痛不止,形如板锥,绞绞不已,治之须分左右二股,屈伸为验。”若左卧,左足不能伸者,为大肠、小肠经痧;若右卧,右足不能屈伸者,为阳明大肠经痧。治宜
【介绍】:见朱丹山条。
病证名。由于心气不足,或劳役、饮食不节,或过服寒凉之药所致。症见血崩不止,脐下如水浸凉,恶寒不已,所下白带白滑,或如屋漏水,时有鲜血而不多。本病较为少见。治法:丁香研细末,黄酒食前送服;或用丁香百粒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