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唾血

唾血

证名。①指痰中带血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肺咳之状,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”详咳血嗽血咯血等条。②指血随唾液而出。多因脾不统血,肝不藏血,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。脾不统血者,伴见心悸怔忡,睡卧不安,饮食减少,疲乏无力,宜用归脾汤七珍散等方加减。肝不藏血者,伴见头痛胁痛口渴便秘,宜用当归龙荟丸泻心汤等方。阴虚火旺者,伴见咽干口燥心烦失眠,舌质红,脉细数,治宜滋阴降火,用滋阴降火汤、麦冬养营汤等方。《张氏医通·诸血门》:“唾血,平时津唾中有血如丝或浮散者,此属思虑伤脾,脾虚不能统血也。有兼心兼肾兼胃之不同。兼心,加味归脾汤;兼肾,六味丸五味子肉桂;兼胃,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、粟米,名七珍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鉴

    药物学著作。2卷。明·杜文燮撰。刊于1598年。卷1药性总论,首载寒、热、温、平四赋,较之《药性赋》有所增补,次记用药、制方、禁忌、主病、运气等内容;卷2分述137种药物。书中对于各药的气味、阴阳、升

  • 证治准绳

    丛书名。一名《六科证治准绳》。明·王肯堂撰。刊于1602年。全书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。包括《杂病证治准绳》八卷,《杂病证治类方》八卷,《伤寒证治准绳》八卷,《疡医证治准绳》六卷,《幼科证治准绳》九卷,

  • 弄舌喉风

    病名。指患喉风并以手弄舌者,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弄舌喉风心脾经,实火外寒凝滞成,舌出搅动因胀闷,咽喉作痛更兼疼。”治宜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出血。口中含化蟾酥丸。或内服清咽利膈汤。

  • 呴(xū)嗽

    病名。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二。指咳嗽气喘,喉中有哮鸣声者。方用紫金丹。考紫金丹药性峻烈,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,以防中毒。参见冷哮条。

  • 生地黄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鲜生地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元

    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善长。山东滕县人。曾任元世祖忽必烈的侍医。

  • 大腿根出臼

    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
  • 油捻子

    见《卫济宝书》卷上:“当决之,决而以油捻子塞之,良久乃去,可以尽毒。”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。见捻子条。

  • 雪雅堂医案

    见国医百家条。

  • 小指尖

    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,详手足小指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