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最新实习西法针灸》。顾鸣盛编译。日本·冈本爱雄原著。本书是根据西医解剖学及病理学知识整理针灸学的一种较早著作。共3章。第一章针术之沿革;第二章经穴解剖学(分论十四经的经穴解剖位置);第三章
证名。指心烦不宁,似有冤苦难言之状。以实热证较为多见,亦有因虚热而致者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身热,腠理闭,喘粗为之俯仰,汗不出而热,齿干以烦冤……”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肝虚,肾虚,脾虚,
又称中气下陷。详该条。
补法之一。补气与养阴生津并用的治法。气津两虚,表现为汗出过多、肢体怠倦、气短懒言、口干作渴、舌质红干、脉虚或细,用生脉散之属,以益气敛汗,养阴生津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字毅叔(一作义释)。拱州(今河南睢县)人。精医术,以医闻名。
书名。即《古方新解》的增注本。详古方新解条。
出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胎不长。详该条。
急躁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气扬,其用躁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