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嗌乳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死

    证名。指麻风病重症的五种表现。见《疠疡机要》卷上。又名五不治。即皮死麻木不仁,肉死针刺不痛,血死溃烂无脓,筋死指脱,骨死鼻柱坏。

  • 白花箭

    见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抱儿痨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血证论》。妇人有胎,复得咳嗽,发热骨蒸,或吐血,或梦交,名为抱儿痨。多因孕妇平素阴虚,孕后血聚养胎,耗其气血,阴血不能上承,肺阴亏损,出现咳嗽,甚则五心烦热,胎动不安。如久嗽不愈,可成痨嗽

  • 粪毒块

    病名。见顾伯华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》。由钩虫蚴侵入肌肤所致。本病以足踝、趾间、脚底多见,初起脚部有瘙痒感,继之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及风团,有时可见水泡及脓疱,踝部常有水肿,搔破后可伴发臁疮。治疗外用三黄洗

  • 中血堂

    相当于鼻前庭部位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中血堂,即鼻内頞下脆骨空虚处也。”

  • 咽唾

    养生术语。亦称嗽玉津。即咽下唾液,《神仙传·彭祖》:“舐唇咽唾,服气数十,乃起行言笑。”

  • 野白纸扇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山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穆世锡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履贯及生平事迹不详。撰有《食物辑要》、《痧疹辨疑》等书。

  • 小腹痈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,又名小腹疽、少腹疽、丹毒痈。为生于腹部脐下气海、关元穴附近的腹皮痈。若高肿红活,疼痛牵背,易溃脓稠者易治;若漫肿坚硬,难溃,溃则脓稀者难治。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,内服仙方活命

  • 足跟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此症生于脚跟之上,由于涉水或远行伤筋或湿热流注所致。初起易忽视,先痒后疼,肿痛成脓,则终年不敛,脓水淋漓。治宜早期用艾灸,若不愈则用万灵膏、生肌散敷之。痒时用椒盐汤洗,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