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证之一。因痰迷心窍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痰证》:“迷于心为心痛,惊悸,怔忡,恍惚,梦寐奇怪,妄言见祟,癫狂癎瘖,名曰惊痰。”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惊痰,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,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。即漏芦汤第一方,见漏芦汤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心法》卷五。又名膝游风、游膝风、鹤节、膝眼风、膝疡、鼓槌风等。因病后膝关节肿大,股胫变细,形如鹤膝,故名。常因经络气血亏损、风邪外袭,阴寒凝滞而成。病初多见形寒发热,膝部微肿,步履不便,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车前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太阳经证之一。详太阳中风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八方。荆芥、防风、羌活、独活、白藓皮、白芷、蝉蜕、川芎、当归、威灵仙、生地黄、何首乌、枳壳、苦参、甘草各一两,苍术、黄柏、穿山甲、乌药、石菖蒲各二两,金银花四两。分作十剂,好酒煎服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蜡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。
内科杂病专著。29卷(即《景岳全书》卷9~37)。明·张介宾撰。内容为内科杂病(共70余种,不包括伤寒病)证治,对每种病证均引录古说,参以己见。作者长于温补,其温补学说的见解,在本书多种病证的论述和治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锦地罗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