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朱天璧条。
指六腑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府。”
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·治病百法》。指两侧胁肋部疼痛如刺,多由气结、血瘀、癖积及疫疠之气等滞而不散,络脉受损所致。详肺邪胁痛、死血胁痛、胁痛、食积、运气胁痛各条。
见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麻疹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即下午,申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夏早晡。”
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。或野菊C.indicumL.的根。解毒,利水。①治疗疮,喉癣,癃闭。内服:煎汤,30~60克,或捣汁和酒服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》卷二十七。即加味肾气丸,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证名。亦作肢节烦痛。指四肢关节烦热疼痛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,微恶寒,支节烦疼。”《伤寒论辑义》卷三:“支节者,四肢百节也。若言百节,则似周身百节烦疼,此恐不然,当是四肢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