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理术语。指热邪随汗外越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发热汗出者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也。”
参见痘疹定论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腭骨的水平部,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。左右共二块。
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自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赤炎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泄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医鉴》1卷,已佚。
证名。指腹部肌肉或腹皮胀急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民病腠理热,血暴溢,疟,心腹满热,胪胀,甚则胕肿。”《类经·运气类》:“胪,皮也。一曰腹前曰胪。”参见腹胀、肿胀条。
病名。明·汪机《外科理例》卷六:“热油汤火伤,皮烂肉大痛,冷霜散:煅牡蛎、寒水石、明朴硝、青黛各一两,轻粉一钱,桐油二钱。水二钱,以桃柳枝不住搅成膏,再以水溶涂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