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大衄

小儿大衄

指小儿眼、鼻、耳、口七窍出血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九:“血虚受热,散漫失度,出于七窍者,为大衄。”《疡医大全》:“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,药不及煎,死在旦夕俄顷,用冷水当面喷几口,急分开头发,用粗纸数层,蘸醋令透,搭在囟门,血即止。次以当归一两煎汤,磨沉香降香各五钱,加童便服之,血自归经。”属血热妄行者,宜凉血止血,用***地黄汤加地榆蒲黄紫珠草;属气不摄血,或气随血脱者,宜补气摄血,用独参汤加龙骨牡蛎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门冬汤

    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方。天门冬(去心)、远志(去心,甘草煮)、黄芪、白芍药、麦门冬(去心)、藕节、阿胶(蛤粉炒)、生地黄、当归、人参、没药、炙甘草各一钱。加生姜五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思虑伤心,吐血衄血

  • 斑疹

    证名。指热病过程中发于肌表的斑和疹两种证候。见《伤寒九十论·发斑证》。点大成片,斑斑如锦纹,抚之不碍手的称为斑,形如粟米,高出于皮肤之上,抚之碍手的叫做疹。斑疹的形色,总以松浮,稀疏,红活为邪浅病轻;

  • 擀杖花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洞泻

    病名。指饮冷受寒所致的泄泻。《古今医彻·泄泻论》:“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。”《不知医必要·泄泻》:“洞泻一症,忽然大泻不止,或汗或喘,最为危候。多因夏月伏阴在内,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。须连服大剂附子

  • 白花白头翁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毛大丁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儿茶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痰腰痛

    腰痛之一。又称痰注腰痛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详痰注腰痛条。

  • 血虚痹

    病证名。指血虚不能濡养肢体而致的痹症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血虚痹者,皮肤不仁,济生防风汤,或黄芪建中汤去饴加桂枝。挟瘀血者,四物汤加桃仁、红花、竹沥、姜汁。挟痰者,手足麻痹,多睡眩晕,济生茯苓汤或二陈

  • 枸橘李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枸橘,详该条。

  • 月假

    出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