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昏迷

小儿昏迷

病证名,指小儿突然或逐渐对周围环境意识完全消失,对外界的刺激不起反应的证候。是由于热与痰内闭所致,其病变部位在心包热闭大多由温热病邪内传心包,或由吸受夏令暑邪,“暑气通于心”,最易内闭。痰闭痰迷心窍,其挟湿者多表现为痰浊内闭的证候;挟火者,多表现为痰火薰蒸的证候。热闭宜清热开窍,用牛黄清心丸,或安宫牛黄丸烦躁明显加服紫雪丹,并可针刺少商中冲间使大椎。痰闭宜芳香开窍,用苏合香丸,高热加至宝丹,并可针刺合谷内关尺泽丰隆。内闭外脱,应开闭固脱并进,开闭参照痰闭的治法,固脱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,双方兼治。若脱症已固,元气大虚,用可保立苏汤(《医林改错》:黄芪党参甘草白芍当归白术山萸肉枣仁、枸杞、破故纸、核桃肉)内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盗汗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因产时气血暴虚,血虚阴亏所致。症见睡中汗出,醒来即止。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。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;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,兼以敛汗,方用止汗散(《傅青主

  • 痞饮

    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水液内停见胸腹胀满者。参见痰饮、积饮条。

  • 蛇虱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白疕。详该条。

  • 马核果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核桃楸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中九丸

    《外科十三方考》方。锅烈、金丹各一钱,银翠三分。为细末,面糊为丸,凤仙子大,每服一分,病重者可由二分加至三分,温酒或温开水送下。治盘肠痔。若系阴症加石青一钱;畏寒加百草霜五钱。本方锅烈由水银、白矾、火

  • 程约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孟博。婺源(今江西婺源)人。世代为医,约医术更精,善长针灸,著有《医方图说》。

  • 花癣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由风热蕴积于肺,随阳气上升而成。生于面部或眉间,初起癗,渐成细疮,时痛时痒,搔起白屑,春季易患。外用颠倒散凉水调涂。相当于脂溢性皮炎。

  • 痰秘

    病名。因痰饮湿热阻滞肠胃所致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痰秘者,痰饮湿热阻碍,气不升降,头汗喘满,胸胁痞闷,眩晕腹鸣。半夏、茯苓、木香、槟榔、枳实、橘红、香附、白芥子、姜汁、竹沥。不应,加大黄、黄连。

  • 烂喉疫痧

    病名。《疫痧草》:“烂喉疫痧,以喉为主。喉烂浅者疫邪轻,喉烂深者疫邪重。”相当于猩红热。参见烂喉痧条。

  • 胎实不安

    病证名。指因邪气盛实所致的胎动不安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:“胎实而不安者,惟其素本不虚,而或多郁滞者有之,治宜开之导之,若呕吐不止者,参橘汤(人参、陈皮、麦冬、白术、厚朴、茯苓、炙甘草、淡竹叶、姜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