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伤寒论》。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,故更衣指排解大便。
见洗冤集录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忿怒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无恚嗔之心。”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涌泉,见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24卷。清·李熙和撰于1693年。本书纂辑《内经》、《脉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的主要内容,分医理、脉理、诊治、药物等专题分别予以阐述。“医经允中”寓有对经典医学著作公允、持平论述
苔质致密,颗粒细腻,中心稍厚,边周较薄,擦之不去,刮之不脱,舌面如罩着一层粘液,呈油腻状。为胃中阳气被阻,痰湿内盛之候,多见于湿浊、痰饮、食积、顽痰等一类病证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樱桃枝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