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一。即赤白游风色赤者。即胎热丹毒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也称虫碎舌。纯红色中有糜烂红点,如虫蚀状之舌象。为水火不济,热毒炽盛之候,宜泄热攻下(见《伤寒金镜录》)。
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庆元路(今浙江宁波)人。与其父陈瑞孙同著《难经辨疑》,已佚。
骨伤科专著。2卷。薛己撰。刊于1529年。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,次载作者对扑伤、坠跌、金伤及汤火伤三类病的医案共64种病证。每证1~3例不等;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。解放
同脾气虚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腰俞。见该条。
见鼠疫约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