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油桐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祝登元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文人。字仪用。浙江嘉兴人。编有《药镜》4卷。
指手、足六阳经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六阳气绝,则阴与阳相离,离则腠理发泄,绝汗乃出,故旦占夕死,夕占旦死。”
本草著作。6卷。魏·吴普约撰于公元三世纪初期。载药441种。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,最为详悉。兼述产地生境、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。各药大致以药名、别名、性味类集、产地生境、药物形态、采时、加工、功效主治、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外眦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谓目无病故,时常如哀如悲,泣下沾襟……,盖肾水不足,肝气渐弱,液道不固,一也;膏血耗伤,津液不洽,虚火内迫,二也。清冷者其常,间有热而浑者,乃正为邪沴,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