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又称喜惊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等篇。指遇事容易惊吓,或经常自觉惊慌。常伴见心悸不宁症状。多由心气虚或心火旺,肝阳上亢、胆虚及气血亏损所致。当结合因、证分别论治。
①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,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指脐带。②指膀胱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冰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明·汪颖《食物本草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昌阳条。
骨骼部位名。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,状如分枝,故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,……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腹结,见该条。
食疗剂型之一。指用食物药或中草药与米同煮成粥。适于病后、产后及慢性病的调理。常见如八宝粥、大枣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