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属水,肝属木。根据五行的滋生制约关系,水不涵木,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,出现肝阴不足,虚风内动的病症。表现为低热、眩晕、耳鸣、耳聋、腰酸、遗精、口干咽燥、手足蠕动,甚则抽掣等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治犊黄舌两边先从后起,次生向前,两傍有赤脉,状如蚯蚓。宜急烙断,毒气贯舌,其状紫色,次灸两口角,及人中并承浆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病名。脱肛之别称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截肠者,脱肛症也。”详脱肛条。
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檀香、炙甘草各五分,姜半夏、茯苓各三钱,砂仁八分,炒陈皮二钱。水煎服。治胃有停饮,或伤冷食,胸痞脘痛,呕吐黄水。若痛甚加白蔻末二分、瓦楞子末一钱;呕甚加控涎丹八分包煎。《症因脉治
即转胞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妊娠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野生植物志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指不当其位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非位,岁不与会也。”
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指婴儿出生后,第一次所排的粪便。一般初生儿于一日内均可排出粪便,呈青绿色,如过时而不解者,多为胎热所致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铁镜》。指脐周绞痛的疝气。详小肠气痛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