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南五味子,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悲哀过度,精神消耗,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贝母、天花粉、炒枳实、桔梗各一钱,黄芩、黄连各一钱二分,玄参、升麻各七分,甘草五分。水煎服。治上焦有热,痰盛作渴,口舌肿痛。②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卷三十九方。人参、
推拿手法名。①即法。见该条。②即搓法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山东东平人。精医术,撰有《如宜方》二卷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脚发。见该条。
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方。细辛二分,蔓荆子五分,防风一钱,葛根一钱五分,甘草二钱(一方加黄芪一钱)。为粗末,水煎稍热临卧服。治眼眶紧急,拳毛倒睫,上下眼睑赤烂,睛疼昏昏,昼则冷泪常流,夜则眼涩难开。
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。即三毛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儿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第五足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