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耳聋久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久聋候》:“足少阴肾之经,宗脉之所聚,其气通于耳,劳伤于肾,宗脉虚损,血气不足,为风邪所乘,故成耳聋。劳伤甚者,血虚气极,风邪停滞,故为久聋。”《医林绳墨》卷七:“
指亥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人定,夏晏食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,见该条。
①书名,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某部《耳针》编写小组编。本书初步总结了十余年来国内开展耳针疗法的实践和疗效,并附彩图12幅。是学习和掌握耳针疗法较实用的书。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②针刺耳廓特定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枝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佛指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东汉时医家。号翁君。曾著有《经方颂说》,不传。
病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。即鼻祟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寒邪挟水饮停积胁下所致的癖病。见胁肋间有弦索状拱起,遇冷即觉疼痛,脉弦而大等症状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寒癖之为病,是水饮停积胁下,弦强是也。因遇寒即痛,所以谓之寒癖。脉弦而大者,寒癖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针眼之俗称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