惕厉子
【介绍】:
见张筱衫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张筱衫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痰包,详该条。
详补阳条。
【介绍】:见谢观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破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兑,通锐。即锐发。《人镜经》:“耳前发脚为兑发。”详锐发条。
古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五:水毒病,……一名水中病。”详水毒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4卷。清·姚澜(又名维摩和尚)撰。刊于1840年。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。分通经络的药物(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)及不循经络杂品。此外,书中附脏腑内景图、十四经穴歌及经脉穴图、总
运气术语。五运主岁之中,火运太过的名称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火曰赫曦。”太过则火势旺盛,故名。
又称燔针焠刺疗法。用火针烧灼后刺激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。《灵枢·经筋》所述以“燔针劫刺”治疗经筋痹症即指本法。《针灸聚英》指出,针具“烧令通红,用方有功”,且“必先安慰病人,令勿惊心”。刺时要“切忌太深